
行業新聞
行業 | 419家民宿年接待游客371萬余人!長沙民宿“掌柜”們年入賬近15億元
2021-09-18 06:07:03
長沙市統計局近日選取了24家農村民宿開展了問卷調查,并對部分民宿進行了實地走訪,調查結果顯示,長沙民宿產業在鄉村振興中發揮了積極作用,行業發展仍有待突破。
【創新】村民變身民宿合伙人
彭正祥是村里“第一個吃螃蟹的人”。2015年初,他與慧潤公司、錫福村委會簽訂合同,將閑置的雜屋改造成整潔美觀的民宿客?!?/span>
“我以前主要靠種地,偶爾去外面打打零工,自從做了民宿,年收入每年都會增加,現在已經翻了好幾倍,農村不比城里差,我們全家也是越干越有勁?!?/span>
看到彭正祥做民宿賺了錢,村里其他人也紛紛加入。僅僅兩年,錫福村的鄉村民宿營業收入就達300萬元,村集體分享的收入也有30萬元,經營民宿的村民人均年收入達到了5萬元。錫福村如今已成為尋找鄉愁的鄉村度假勝地,村里大變樣得益于慧潤民宿開創的“631慧潤模式”。
【制約】民宿產業發展存在四大障礙
發展民宿產業有利于拓寬農民增收路徑,也有助于鄉村振興戰略的實施。
不過,長沙民宿產業還存在政策引導滯后、用地問題突出、證件難以辦理以及投融資活力不足等障礙。如,由于缺少可適用的政策依據、地方標準和管理辦法,已經出現空間布局零散、低水平重復建設、產品組合度差等問題。
長沙統計局近日開展的問卷調查顯示
民宿以創業者自有資金或民間私募渠道建設運營為主,缺少金融資金、產業資金及專項基金支持,當新冠肺炎疫情等類似事件出現時,抵抗風險能力十分脆弱。瀏陽市大圍山鎮一民宿主羅富根坦言,去年遭遇“冰凍式”打擊,受疫情影響,自家民宿長達數月的時間沒有正常經營,差點就“扛不住”而退出了。
民宿產業還涉及國土、消防、住建、質監、財政、公安、環保、農業、文化和旅游等多個監管部門,但尚未明確牽頭部門和管理權職,沒有建立行之有效的協同管理機制,一定程度上阻礙了民宿產業發展進程。文化旅游系統數據顯示,全市民宿持有消防驗收許可證、特種許可證、環境保護許可證的分別為22.3%、16.8%、9.8%。
【建議】拓展產業鏈,讓旅游新業態賦能“民宿+”
對此,長沙市統計局建議,民宿業發展要以民宿為結點,裙帶四方景色,激活全域旅游。通過一二三產業深度融合發展,構建“三產聯動、多業融合”民宿經濟業態,拓展城鄉民宿產業鏈。一方面從生態農業、鄉村旅游方面著手,加強民宿業與周邊生態農業、鄉村旅游資源的整合,聯動農副產品深加工、旅游景區開發等項目,變出售資源為資源融合創新。

此外,還要加強規范引導,提升行業監管;突出特色定位,構建集群品牌;積極扶持創新,實現健康發展等。
來源:三湘都市報
記者:李成輝 通訊員:譚俊武